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郑州早春思归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严助东归日,乡关道未通。
军情催鬓白,月令及梅红。
九死犹人下,全家尽贼中。
丈夫心许国,不必在成功。
谕意淮南王 西汉 · 严助
 出处:全汉文 卷十九
今者大王以发屯临越事上书,陛下故遣臣助告王其事。
王居远,事薄遽,不与王同其计。
朝有阙政,遗王之忧,陛下甚恨之。
夫兵固凶器,明主之所重出也,然自五帝三王,禁暴止乱,非兵,未之闻也。
汉为天下宗,操杀生之柄,以制海内之命,危者望,乱者仰治。
闽越王狼戾不仁,杀其骨肉,离其亲戚,所为甚多不义。
又数举兵,侵陵百越,并兼邻国,以为暴强。
阴计奇策,入燔寻阳楼船,欲招会稽之地,以践句践之迹。
今者,边又言闽王率两国击南越,陛下为万民安危久远之计,使人谕告之曰:「天下安宁,各继世抚民,禁毋敢相并」。
有司疑其以虎狼之心,贪据百越之利,或于逆顺,不奉明诏,则会稽豫章必有长患。
且天子诛而不伐,焉有劳百姓苦士卒乎
故遣两将屯于境上,震威武,扬声乡
屯曾未会,天诱其衷,闽王陨命,辄遣使者罢屯,毋后农时。
南越王甚嘉被惠泽,蒙休德,愿革心易行,身从使者入谢。
有狗马之病,不能胜服,故遣太子婴齐入侍;
病有瘳,愿伏北阙,望大廷,以报盛德。
闽王以八月举兵于冶南,士卒罢倦,三王之众,相与攻之,因其弱弟馀善,以成其谋。
至今国空虚,遣使者符节,请所立,不敢自立,以待天子之明诏。
此一举,不挫一兵之锋,不用一卒之死,而闽王伏辜,南越被泽,威震暴王,义存危国,此则陛下深计远虑之所出也。
事效见前,故使臣助来谕王意(《汉书·严助传》)
上书谢罪 西汉 · 严助
 出处:全汉文 卷十九
春秋》,天王出居于郑,不能事母,故绝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母也,臣助当伏诛。
陛下不忍加诛,愿奉三年计最(《汉书·严助传》: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赐书,恐,上书谢称云云,诏许。)
上书谏伐南越 西汉 · 淮南王安
 出处:全汉文 卷十二
陛下临天下,布德施惠,缓刑罚,薄赋敛,哀鳏寡,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盛德上隆,和泽下洽,近者亲附,远者怀德,天下摄然,人安其生,自以没身不见兵革。
今闻有司举兵将以诛越,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越,方外之地,剪发文身之民也。
不可以冠带之国法度理也。
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非强弗能服,威弗能制也,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也。
故古者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远近势异也。
自汉初定以来七十二年,吴越人相攻击者不可胜数,然天子未尝举兵而入其地也。
臣闻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中国之人,不知其势阻而入其地,虽百不当其一。
得其地,不可郡县也;
攻之,不可暴取也。
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
弗能尽者。
视之若易,行之甚难。
天下赖宗庙之灵,方内大宁戴白之老不见兵革,民得夫妇相守,父子相保,陛下之德也。
人名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用,不给上事
自相攻击,而陛下发兵救之,是反以中国而劳蛮夷也。
且越人愚戆轻薄,负约反覆,其不用天子之法度,非一日之积也。
一不奉诏,举兵诛之,臣恐后兵革无时得息也。
间者,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赖陛下德泽振救之,得毋转死沟壑。
四年不登,五年复蝗,民生未复。
今发兵行数千里,资衣粮,入越地,舆桥而逾领,柁舟而入水,行数百千里,夹以深林丛,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夏月暑时,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曾未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
前时南海王反,陛下先臣使将军间忌将兵击之,以其军降,处之上淦。
后复反,会天暑多雨,楼船卒水居击棹,未战而疾死者过半。
亲老涕泣,孤子啼号,破家散业,迎尸千里之外,裹骸骨而归。
悲哀之气数年不息,长老至今以为记。
曾未入其地而祸已至此矣。
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言民之各以其愁苦之气,薄阴阳之和,感天地之精,而灾气为之生也。
陛下德配天地,明象日月,恩至禽兽,泽及草木,一人有饥寒,不终其天年而死者,为之凄怆于心。
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不习南山地形者,多以越为人众兵强,能难边城
淮南全国之时,多为边吏,臣窃闻之,与中国异。
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道不通,天地所以隔外内也。
其入中国,必下领水,领水之山峭峻,漂石破舟,不可以大船载食粮下也。
人欲为变,必先田馀干界中,积食粮,乃入伐材治船。
边城诚谨,越人有入伐材者,辄收捕,焚其积聚,虽百越,奈边城何!
且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又无车骑弓弩之用,然而不可入者,以保地险,而中国之人不能其水土也。
臣闻越甲卒不下数十万,所以入之,五倍乃足,挽奉饷者,不在其中。
南方暑湿,近瘅热,暴露水居,蝮蛇蠚生,疾疠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什二三,虽举越国而虏之,不足以偿所亡。
臣闻道路言,闽越王弟甲弑而杀之,甲以诛死,其民未有所属。
陛下若欲来内,处之中国,使重臣临存,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
若陛下无所用之,则继其绝世,存其亡国,建其王侯,以为畜越,此必委质为藩臣,世共贡职。
陛下以方寸之印,丈二之组,填抚方外,不劳一卒,不顿一戟,而威德益行。
今以兵入其地,此必震恐,以有司为欲屠灭之也,必雉兔逃入山林险阻。
背而去之,则复相群聚;
留而守之,历岁经年,则士卒罢倦,食粮乏绝,男子不得耕稼树种,妇人不得纺绩织纫,丁壮从军,老弱转饷,居者无食,行者无粮。
民苦兵事,亡逃者必众,随而诛之,不可胜尽,盗贼必起。
臣闻长老言,秦之时尝使尉屠睢击越,又使监禄凿渠通道。
越人逃入深山林丛,不可得攻。
留军屯守空地,旷日引久,士卒劳倦,越出击之。
兵大破,乃发适戍以备之。
当此之时,外内骚动,百姓靡敝,行者不还,往者莫反,皆不聊生,亡逃相从,群为盗贼,于是山东之难始兴,此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
兵者凶事,一方有急,四面皆从。
臣恐变故之生,奸邪之作,由此始也。
《周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而克之」。
鬼方小蛮夷,高宗,殷之盛天子也。
以盛天子伐小蛮夷,三年而后克,言用兵之不可不重也。
臣闻天子之兵,有征而无战,言莫敢较也。
如使越人蒙侥幸以逆执事之颜行,厮舆之率有一不备而归者,虽得越王之首,臣犹窃为大汉羞之。
陛下以四海为境,九州为家,八薮为囿,江汉为池,生民之属,皆为臣妾。
人徒之众,足以奉千官之共,租税之收,足以给乘舆之御。
玩心神明,秉执圣道,负黼衣,冯玉几,南面而听断,号令天下,四海之内,莫不响应。
陛下垂德惠以覆露之,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施之无穷。
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也,夷狄之地,何足以为一日之间,而烦汗马之劳乎!
《诗》云:「王犹允塞,徐方既来」。
言王道甚大,而远方怀之也。
臣闻之,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
臣安得为陛下守藩,以身为鄣蔽,人臣之任也。
边境有警,爱身之死而不毕其愚,非忠臣也。
臣安窃恐将吏之以十万之师为一使之任也(《汉书·严助传》)
淮南王安谏伐越诏建元三年。案《文馆词林》题如此,《汉书》不云诏。) 西汉 · 汉武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三
皇帝问淮南王,使中大夫玉上书言事,闻之。
朕奉先帝之休德,夙兴夜寐,明不能烛,重以不德,是以比年凶灾害众。
夫以眇眇之身,托于王侯之上,内有饥寒之民,南夷相攘,使边骚然不安,朕甚惧焉。
今王深惟重虑,明太平以弼朕失,称三代至盛,际天接地,人迹所及,咸尽宾服,藐然甚惭。
嘉王之意,靡有所终,使中大夫助谕朕意,告王越事(《汉书·严助传》,又见《文馆词林》六百六十二)
严助 西汉 · 汉武帝
 出处:全汉文 卷四
制诏会稽太守:君厌承明之庐,劳待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
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间者阔焉久不闻问。
具以春秋对,毋以苏秦纵横(《汉书·严助传》)
李仲孙程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一、《卢溪文集》卷四九
士失志于举场,不自振拔,往往穷悴龃龉,丧其英气。
予少年时已闻李仲孙善属文,论辩俊伟,气豪迈,独婆娑连蹇于场屋中。
今年秋复不中选。
览其程文,词锋森然,停蓄雅健,纵横磅礴,豪迈之气不减昔时。
非胸次吞云梦,笔头涌若耶,奚能若是乎?
窃意仲孙平生蓄蕴,终必为世用,异时或不由场屋以显,则当如严助、朱买臣、田千秋、马周辈,起徒步逆旅之中,言天下事,发其精炜以震耀于时,必有竦动而观者,岂有司私阙。
沈判官 北宋 · 徐积
四月芙蓉花未开,王家客去登瑶台。
瑶台高在白玉京,麟毫玉谱书姓名。
名儒庾子能清悟,肯学买臣严助
受福王明不为身,泽遍生民便归去。
孙弘传赞 东汉 · 班固
 出处:文选卷四十九
赞曰:公孙弘卜式倪宽,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閒,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是时汉兴六十馀载,海内乂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
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
群士慕响,异人并出。
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明已。
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落下闳协律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张骞苏武将帅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馀不可胜纪。
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艺,招选茂异,而萧望之梁丘贺夏侯胜韦玄成严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张安世赵充国魏相邴吉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王成龚遂郑弘召信臣韩延寿尹翁归赵广汉严延年张敞之属,皆有功迹见述于后世。
参其名臣,亦其次也。
张汤 北宋 · 邓绾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六
或问:张汤,汉之深文法吏也,而其子孙珥貂蝉,侍帷幄,封爵至七世而不绝,汉功臣子孙,无如之盛者。
夫深文法吏而能有后者,谓天与之也;
所谓无后者,天绝之也。
夫天绝之者,盖欺天者也。
今夫人臣高爵位贵,食生人之禄,享生人之奉,养其蟊贼而莫之去,纵其蛇豕而莫之顾,偷安于世,择利于己,而曰「吾不害物,以望阴德之报」。
其不得已者,则击搏狐鼠,而畏避豺虎,侮虐鳏寡,而附益强禦。
噫!
世之能为是者,非欺天者欤?
积为欺以终,其天得不绝之欤?
张汤事实,为汉更律令,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有善则上归于上,下推于掾吏
其治狱则曰所值者豪强,必舞文巧诋;
所治者羸弱,常于上前口言,虽文致于法,幸上裁察,往往得释。
以是观之,则之更定律令,务在深文责守职之吏,与夫世之人臣偷安择利,养蟊贼、纵蛇豕者异矣。
之用法,务在诛锄豪强,哀矜羸弱,与夫世之人附益强禦而侮虐鳏寡者异矣。
噫!
虽深文,法吏也,积不欺以终其身也,天所与也,宜其子孙珥貂蝉、侍帷幄、封爵至七世而不绝也。
而为史者随声背实,引淮南狱及诛严助、伍被二事,證痛诋诸侯,巧排大臣。
今考淮南之逆乱,、被之邪恶,诛有馀矣,独痛诋而巧排之,忠矣,足以见史笔之诬饰也。
噫!
人臣有奉公嫉恶,不欺于天,不欺于人,其生也盗憎民恶,其死也良吏从而不与,反以积欺茍容者为贤,无以劝忠矣。
虽不修文学,而能荐接天下贤士大夫,身死之日,家产不直五百金,皆所得俸赐,无他赢馀。
丞相、三长史,遽诬陷之。
噫,忠死耳,宜其独有后于汉也!
东归途中作884年 唐末 · 罗隐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引用典故:买臣 严助
(一作村)橘苍黄覆钓矶,早年生计近年违。
老知风月终堪恨,贫觉家山不易归。
别岸客帆和雁落,晚程霜叶向人飞。
买臣严助精灵在,应笑无成一布衣。
大汉典籍著作如何论 南宋 · 沈震孙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七、《论学绳尺》卷九
论曰:显文之有其地,固足以为世道之盛,而文之所以盛者,天实为之也。
嗟夫!
文之盛,世道之盛也。
三代而后,文献不存。
有君焉,能以显斯文为己任,聿兴秘宇,大集鸿儒,收篇章以广储蓄之富,新制作以侈词藻之工,人孰不曰藏书、著书皆有其地,斯文之盛,可以为世道幸。
虽然,文之盛岂能自盛?
意者天相斯文也邪!
汉至武、宣馀百年矣,文治之兴,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今也典籍则有府,著作则有庭,显文之有其地,岂不足以为汉贺?
愚则曰:前乎典籍散矣,至是而复聚;
前乎著作泯矣,至是而复富。
岂以其地为斯文重邪?
吁!
文之未丧,其天也乎?
大汉典籍著作如何,是不当以地论,而当以天论。
请申之。
呜呼!
世尚结绳,书契未作,未有典籍之藏,亦未有著作之工也。
岂天忘之乎?
抑亦一元混沌、未雕未斲之天乎?
迨周而尚文,书在上庠,礼在瞽宗,虽有其地,犹未若石渠、天禄之秘且密耳。
尼山未祷,木铎未鸣,文不在兹乎?
夫子出而六经笔,亦天生予也。
不幸竹简吹烟,典籍灰矣;
瓜谷设阱,著作荒矣。
天果丧斯文乎?
焚书燄烈,秦非不欲灭典籍而澌尽也。
然孔堂屋壁,犹藏古书,后人欲坏其宅而不可,非天假金石丝竹之音以神之邪?
坑儒祸惨,秦非不欲空著作而无人乎?
伏生九十馀年犹能口授,非天假之年以寿斯文之传邪?
于是益信天之果未丧斯文也。
灞上真人,继秦而帝,五星聚井,实开文明之运,君子正有望焉。
秦府图籍,所收何书?
不喜儒语,何有著作?
然此又天之未定者耳。
六七叶而武、宣作,能以斯文为重,表六经而圣真一,招文学而儒术兴。
自秦而汉,晦冥日月,文风之盛,世道之福也。
然岂武、宣自能为之哉?
毋亦天相斯文而为之尔。
今观建藏书之策,而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典籍盛矣。
选名俊之儒,而赋颂等词更进迭献,著作兴矣。
天禄、石渠,是为典籍之府,六艺于是乎讲论,同异于是乎稽合,非藏书之地乎?
承明、金马,实为著作之庭,篇章于焉而启发,秘文于焉而校理,非著书之地乎?
向之脱简缺文,今会粹矣;
向之文笔绝,今华藻矣。
典籍著作,如是之盛,岂能自盛哉?
岂上之人崇尚斯文而后显哉?
抑岂以其地而重哉?
噫!
吾知夫天其或者有意于斯文耳,亦天以斯文而相我汉耳。
向使天无意于富典籍也,则求书有使,孰从而求?
巍峨崇阁,未必不转而为游观之地矣。
使天未欲兴著作也,则讽诵之通,孰使之通?
森严秘廷,亦未必果为文章所自出之地矣。
论至于此,亦知典籍著作之地未足为斯文重,而兴起典籍著作之意出于天,始足以为显斯文也。
虽然,汉之典籍著作固有其地也,而相之者天也。
兴起斯文虽曰天也,而成之者人也。
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
观汉之世,名儒辈出。
论经石渠,则有望之等辈;
校书天禄,则有更生宗老。
是不徒藏典籍,而考典籍者有人矣。
入直承明,则有严助诸儒;
待诏金马,则有王褒数子。
著作不徒有其地,而著作又有人矣。
天生诸人,正为斯文地。
使汉君不能相天意而进之用之,则亵天矣,亵天矣。
吁!
大汉典籍著作之盛,天邪?
地邪?
人邪?
谨论。
魏太子 曹魏 · 吴质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文选卷四十
二月八日庚寅,臣质言:奉读手命追亡虑存,恩哀之隆,形于文墨。
日月冉冉,岁不我与。
昔侍左右,厕坐众贤,出有微行之游,入有管弦之欢,置酒乐饮,赋诗称寿。
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效节明主。
何意数年之间,死丧略尽。
臣独何德,以堪久长?
陈徐刘应,才学所著,诚如来命,惜其不遂,可为痛切
凡此数子,于雍容侍从,实其人也。
若乃边境有虞,群下鼎沸,军书辐至,羽檄交驰,于彼诸贤,非其任也。
往者孝武之世,文章为盛,若东方朔枚皋之徒,不能持论,即阮陈之俦也。
其唯严助寿王,与闻政事,然皆不慎其身,善谋于国,卒以败亡,臣窃耻之。
至于司马长卿称疾避事,以著书为务,则徐生庶几焉。
而今各逝,已为异物矣。
后来君子,实可畏也。
伏惟所天,优游典籍之场,休息篇章之囿,发言抗论,穷理尽微,摛藻下笔,鸾龙之文奋矣。
虽年齐萧王,才实百之。
此众议所以归高,远近所以同声。
然年岁若坠,今质已四十二矣,白发生鬓,所虑日深,实不复若平日之时也。
但欲保身敕行,不蹈有过之地,以为知己之累耳。
游宴之欢,难可再遇;
盛年一过,实不可追。
臣幸得下愚之才,值风云之会,时迈齿臷,犹欲触匈奋首,展其割裂之用也。
不胜慺慺,以来命备悉,故略陈至情。
质死罪死罪。
元城魏太子 曹魏 · 吴质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文选卷四十
臣质言:前蒙延纳,侍宴终日,耀灵匿景,继以华灯。
虞卿适赵,平原入秦,受赠千金,浮觞旬日,无以过也。
小器易盈,先取沈顿,醒寤之后,不识所言。
即以五日到官
初至承前,未知深浅。
然观地形,察土宜。
西带常山,连冈平代;
北邻柏人,乃高帝之所忌也。
重以泜水,渐渍疆宇,喟然叹息:思淮阴之奇谲,亮成安之失策;
南望邯郸,想廉蔺之风;
东接钜鹿,存李齐之流。
都人士女,服习礼教,皆怀慷慨之节,包左车之计。
而质闇弱,无以莅之。
若乃迈德种恩,树之风声,使农夫逸豫于疆畔女工吟咏于机杼,固非质之所能也。
至于奉遵科教,班扬明令,下无威福之吏,邑无豪侠之杰,赋事行刑,资于故实,抑亦懔懔有庶几之心。
往者严助释承明之欢,受会稽之位;
寿王去侍从之娱,统东郡之任。
其后皆克复旧职,追寻前轨。
今独不然,不亦异乎?
张敞在外,自谓无奇;
陈咸愤积,思入京城
彼岂虚谈夸论,诳耀世俗哉?
斯实薄郡守之荣,显左右之勤也。
古今一揆,先后不𧵍,焉知来者之不如今?
聊以当觐,不敢多云。
质死罪死罪。
臣不易 曹魏 · 桓范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七
孔子言「为臣不易」,或人以为易,言「臣之事君,供职奉命,敕身恭己,忠顺而已。
忠则获宠安之福,顺则无危辱之忧,曷为不易」哉?
此言似易,论之甚难。
夫君臣之接,以愚奉智不易,以明事暗为难,唯以贤事圣,以圣事贤为可。
然贤圣相遭稀,又周公之于成王,犹未能得,斯诚不易也。
且父子以恩亲,君臣以义固,恩有所为亏,况义能无所为缺哉?
苟有亏缺,亦何容易!
且夫事君者,竭忠义之道,尽忠义之节,服劳辱之事,当危之难(句有脱误,疑作「当危难之时」。)肝脑涂地,膏液润草而不辞者(疑当有「诚欲」二字。)
以安上治民,宣化成德,使君为一代之圣明,己为一世之良辅,辅千乘则念过管、晏,佐天下则思丑稷、禹,岂为七尺之躯,宠一官之贵,贪充家之禄,荣华嚣之观哉(当有「是」字。)
以忠臣之事主,投命委身,期以成功立事,便国利民,故不为难易变节,安危革行也。
然为大臣者,或仍旧德,藉故势,或见拔擢重任,其所以保宠成功;
承上安下,则当远威权之地,避嫌疑之分,知亏盈之数,达止足之义;
动依典礼,事念忠笃,乃当匡上之行,谏主之非,献可济否,匪躬之故,刚亦不吐,柔亦不茹。
所谓大臣,以道事君也。
然当托于幽微,当行于隐密,使怨咎从己身,而众善自君发,为群寮之表式,作万官之仪范,岂得偷乐容悦而已哉?
然或为邪臣所谮、幸臣所乱,听一疑而不见信,事似然而不可释,忠计诡而为非,善事变为恶,罪结于天,无所祷请,激直言而无所诉(疑作「激直而言无所告诉」。)
深者即时伏剑赐死,浅者以渐斥逐放弃。
比干、龙逢所以见害于飞廉、恶来,孔子、周公所以见毁于管、蔡、季孙也。
斯则大臣所以不易也。
为小臣者,得任则治其职,受事(当有「则」字。)修其业,思不出其位,虑不过其职,竭力致诚,忠信而已。
然或困辱而不均,厌抑而失所,是以贤者或非其议,豫非其事,不著其陋,不嫌其卑,庶贯一言而利一事。
然以至轻至微,至疏至贱,干万乘之主,约以礼义之度,匡以行事之非,忤执政之臣,暴其所短,说合则裁自若,不当则离祸害;
或计不欲人知,事不从人豫,而已策谋适合,陈义偶同(当有「在」字。)
上者或显戮其身以神其计,在下者或妒其人而夺其策。
盖关思见杀于郑,韩非受诛于秦,庞涓孙膑之足,魏齐应侯之胁,斯又孤宦小臣所以为难也。
为小臣者,一当恪恭职司,出内惟允,造膝诡辞,执心审密,忠上爱主,媚不求奥灶而已,若为(有脱误。)苟若此,患为外人所弹,邪臣所嫉,以职近而言易,身亲而见信,奉公侠私之吏,求害之以见直,怀奸抱邪之臣,欲除之以示忠。
言有若是,事有似然,虽父子之间,犹不能明,况臣之于君而得之乎?
上官屈平爰盎晁错,公孙排主父张汤严助,夫数子者,虽示纯德,亦亲近之臣所以为难也。
为外臣者,盖力致死,其义一也。
不以远而自外,疏而自简,亲涉其事而掌其任。
苟有可以兴利除害,安危定乱,虽违本朝之议,诡常法之道,陈之于主,行之于身,志于忠上济事,忧公无私,善否之间,在己典主可也。
然患为左右所轻重,贵臣所壅制,或逆而毁之,使不得用,或用而害之,使不得成,或成而谮之,使不得其所。
吴起见毁于魏,李牧见杀于赵,乐毅被谗于燕,章邯畏诛于秦,斯又外臣所以为危也。
此举梗概耳,曲折纤妙,岂可得备论之哉(《群书治要》)
寅冬上殿劄子(二) 宋 · 王蘋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七、《宋著作王先生文集》卷二
臣窃谓人主好恶,其犹天欤?
天之所发生肃杀,固无容心于其间,是以人主法天而为治,赏善罚恶,惟才是用,何适莫焉。
其于臣下也,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然后用人不失其宜矣。
苟知其人之善矣,虽或憎焉,未尝废也;
知其人之恶矣,虽欲爱之,未尝蔽也。
汲黯之戆,常面折人主,汉武每恶其妄发。
及与严助论之,必以社稷臣
宇文士及之佞也,唐文皇尝爱之,延入阁语,每至夜分。
及称佳木,文帝必以佞人目之。
二君之不蔽于好恶之私,故能尽其臣下之能否。
陛下忧勤庶政,急于为治,然百执事之列,每患于乏才焉。
臣愿陛下察臣下之忠佞,舍短取长,随才器使,各当其职,乃无乏才之患矣。
用材论 北宋 · 侯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三四
臣闻开极之君,必多得英雄豪杰之士以为佐命,而平成之世,其得人尝寡于初基。
求其说,盖平成之时,取人以权量,初基之际,无权量以局天下之才。
何则?
开极之君急于功业,才高者进,力高者用,尽□者尊,战胜者荣。
虽屠狗贩缯、窃盗污滥之人,茍有所长,皆得尽其所施设,此英豪雄杰之所为多也。
天下既定,文墨并用,清谈者以为高,洁行者以为贤,畏懦者以为谨,皓首经术者以为真儒。
屠狗者目之为暴夫也,贩缯者目之为贱商也,窃盗者目之为凶憝也,污滥者目之为匪人也,四者不得与士大夫齿,而安求其才用乎。
今之制科,进士、明经、明法、武举之类,皆权量之物也,而欲求不可权量之人,不亦过乎。
虽间或得人,然英豪雄杰之士不若宗祖之多也。
臣窃谓平成之世,宜取人犹良医,金石、草木、齿骨、毛蜕、寒者、温者、芬者、臭者、甘者、苦者、和者、毒者,莫不毕收,以备攻治之用。
若夫辩博之可使奉使,刚直之可使弼违,智勇之可使治边,文章之可使近侍,柔良之可使莅民,精慎之可使典选,心计之可使商利,水学之可使行河,孝弟者可旌之以风俗,廉洁者可尊之以风吏,隐遁者可聘之以风士,此皆太平之所必得也。
然而致太平之道则在主焉,在相焉。
《管子》曰:「君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在焉。
若欲霸王,则夷吾在此」。
此夫奇才不可以权量局也。
以臣观之,使夷吾生于今之时,必将以侈僭为宪官之所深诋,尚何大用之敢觊乎?
臣历观前世之君,窃谓汉、魏二武为能取人。
汉武病常士之陆陆,而思得跅弛之士以驾驭之,求其成功,故四百年间,独孝武一朝为得人之盛。
相如之文章,严助、朱买臣之才辩,而皆不得大用,于是知孝武之果能用人,以其轻虚言而重大体也。
魏武兴霸功于求贤,盖尝三下令于当时。
初则曰「得无被褐怀玉,钓于渭滨,盗嫂受金未遇知己」。
中则曰:「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
终则曰:「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首,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
是以魏之得人,驾肩前王。
臣故曰汉、魏二武为能取人。
汉武班固称其雄才大略;
魏武陈寿称其明略最优,良以此也。
夫高世之人,非雄材明略之君,亦不可以驾驭。
散财以抚士,则有收人心之疑;
汲贤以□政,则有结朋比之谤;
以便宜制边事,则有怀异图之谮;
以忠□指时病,则有轻人主之责。
是皆明君之所深察也。
方今朝多士,然卓越魁磊之才,为天下所知者不过数人而已。
虽二虏守盟,不可无备。
万一而北边有警,中外皆欲得人,则孰为陛下竭谋尽力而决胜于边境之上哉?
臣以为高才异质之人,或有负俗之累,则朝廷所设科选,皆不得就,或者又不能为科选之业。
是太平之时,徒有高才异质,而没齿不为天下之所知用,可为叹息也。
今夫有负俗之累者,独可从军尔。
高才异质之人,其心且欲佐人主役使夷夏,而肯从军以受它人之所役使者乎?
此当今取士之未周也。
臣不敢援□前古,以为迂阔之谈,如种世衡得罪于仁宗之初,削籍流窦州,□死灰无复然之望也。
仁宗复其爵而任之,康定庆历之间营田青涧、保宁环州,出奇谋以间虏之君臣,使诛握兵用事者。
夫未欲混一夷夏,而世衡以疾死,不然,元昊之首徇于藁街矣。
由此观之,陛下必欲得英豪雄杰之人以备任使,则非科选权量之所能得也。
是宜深诏大臣,如魏武之三令,俾举其所知,而神明躬察焉,取士之路,其盖此矣。
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二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押元韵
汉廷古遗直,免官归田园。
已闻御史奏,严李有飞言严助李文
矫制独无罪,加冠礼终存。
谁谓淮阳召,淮阳为寡恩。
奉和翁文尧十九员外中谢日蒙恩赐金紫之什909年4月 晚唐 · 黄滔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
引用典故:严助
面蒙君赐自龙墀,谁是还乡一袭衣。
三品易悬鳞鬣赫,八丝展起䌽章飞。
夐为胜事垂千古,题作新诗启七微
严助买臣精魄在,定应羞著(廷略反)昔年归。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 其一 文秀909年4月 晚唐 · 黄滔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
乡名里号一朝新,乃觉台恩重万钧。
建水闽山无故事,长卿严助是前身。
清泉引入旁添润,嘉树移来别带
莫凭栏干剩留驻,内庭虚位待才臣。